• 首页
  • 新闻资讯
  • 生活服务
  • 教育培训
  • 网络科技
  • 金融财经
  • 电商美工
  • 网站搭建
  • 你的位置:上海1688美工包月 > 生活服务 > 详情页设计 1939年,香港地下党找回一烈士遗孤,后成新中国核潜艇之父

    详情页设计 1939年,香港地下党找回一烈士遗孤,后成新中国核潜艇之父

    发布日期:2024-07-22 18:21    点击次数:193

    详情页设计 1939年,香港地下党找回一烈士遗孤,后成新中国核潜艇之父

    1939年夏天,一名不到14岁的小男孩从大人们的聊天中,听到了惠州平山附近有游击队的消息,他当即带着自己的堂弟一起瞒着家人离开了香港,跑到平山要求参加游击队。

    当党东江纵队知道这两名少年的家庭背景后,才意外得知为首的小男孩竟然是一名烈士的遗孤!不久之后,两名小男孩就被香港地下党成员找回,并被接到了香港地下党负责人家里居住。

    这名烈士遗孤曾经被国民党追杀过、要过饭、蹲过监狱,童年可以说是异常坎坷。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名年纪轻轻就跑去参加游击队的小男孩,后来竟参与并研制了新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得到了“新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美誉。

    这名烈士遗孤就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学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彭士禄先生。

    坎坷童年

    1925年10月18日,彭士禄出生于广东省潮循道海丰县城桥东社,11天后,他的父亲被任命为海陆丰地委书记。

    彭士禄出生于革命家庭,因此他很少有机会见自己的父母一面。1928年3月,彭士禄父亲创建的苏维埃政权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知道彭士禄的存在后,派遣了大量匪兵前往彭士禄的住处搜捕。

    万幸的是,彭士禄的奶妈提前听到了风声,带着不到三岁的彭士禄躲到了距离县城很远的村子里,交给一户村民抚养。

    抚养彭士禄的那户人家虽然对他视若己出,但彭士禄仍然哭着喊着要见爸爸妈妈,而彭士禄不会想到的是,他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1928年9月21日,一伙国民党匪兵押解着一名青年妇女走在海丰县城的街头,向着刑场走去。那名妇女在去刑场的路上一直高呼“农会万岁!共产党万岁!”然后英勇就义。

    她是广东省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主任蔡素屏,这一年31岁,她的儿子正是彭士禄。

    1929年8月30日,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内缓缓驶出了一辆囚车,囚车里站着一位唱着《国际歌》的青年男子,他的妻子刚刚在一年前牺牲,他如今也要和妻子去作伴了。

    和妻子一样,他对自己接下来的遭遇毫不在乎,沿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后英勇就义。

    这位烈士在被捕前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他叫彭湃,是彭士禄的父亲,这一年,他年仅33岁。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彭湃等中共领导人恨之入骨,彭湃夫妇虽已英勇就义,但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仍然对彭湃的家人发出了追杀令:“彭家的人抓到一个杀一个,一个不留,斩草除根!”就这样,年仅4岁的彭士禄不仅成了孤儿,而且还成为了一名“通缉犯”。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当地的人民群众对彭士禄的遭遇十分的同情,虽然大家并不富裕,但还是齐心协力地帮着彭士禄躲藏,在东躲西藏的4年时间里,逐渐懂事的彭士禄开始帮着寄宿人家打鱼喂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童年生活中,彭士禄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每到一户新的住处,他就要改一个新的名字,用彭士禄自己的话说,他是“吃百家饭,姓百家姓”长大的。

    1933年9月4日,这一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同时也被叫做鬼节,也就在这一天,8岁的彭士禄被一阵猛烈的拍门声叫醒,他刚睁开眼睛不久,门就被人踹开了,一伙凶神恶煞般的国民党匪兵冲了进来将他逮捕,彭士禄隐隐约约明白:自己可能被出卖了。

    之后彭士禄被送入了潮安监狱进行关押,同年冬天又被押解至汕头石炮台监狱里关押。石炮台监狱濒临大海,寒冷的海风吹入监狱时让年幼的彭士禄瑟瑟发抖,然而监狱里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彭士禄只得披着一件麻袋片打寒颤。

    同时,监狱里的伙食也十分的差劲,每当到饭点时,监狱的看守就会拿着一小碗掺杂着沙子,小石子、虫子,发了霉的米饭给彭士禄当做“牢饭”,再加上监狱里没有水,没有办法洗脸、洗澡,彭士禄就此感染了疥疮,他的身体状况也因此越来越差。

    有一天,瘦小的彭士禄在外面放风的时候,一位穿着整齐的白发老人走到了他的面前,满脸慈爱地看着彭士禄并说道:“这么小的孩子就给关进来了,真是作孽呀,让我猜一猜,你应该叫彭士禄,是彭湃的儿子,对不对?”

    彭士禄不知道的是,他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后不久,《广州国民日报》就大幅刊登了他的照片,并报道了“彭湃之子被第9师抓获”的新闻。

    那位白发老人将彭士禄带入了一间有桌、有椅、有床、有被子的房间里,然后指着桌子上的饼干、糖果等零食对彭士禄说道:“吃吧,这些都是你的。”在彭士禄怯生生地吃零食时,老人又拿了一些画报给彭士禄看。

    从此以后,每天放风时,彭士禄总会被这位白发老人带到房间里休息,他的身体也开始好转,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彭士禄一直到出狱都不知道那位白发老人姓甚名谁,唯一能确认的是,那位老人的身份应该极为特殊,而且十分同情革命。

    彭士禄从监狱里出来后被送到了广州感化院生活,因为他“上过报纸”是个“名人”的缘故,感化院里的工作人员对他十分歧视,彭士禄在感化院里不幸感染了重病,差一点就病死了,之后就被感化院给赶了出来,成了一名流浪儿。

    在行乞的路上,彭士禄和一位中年乞丐结成了“同伴”,那位被彭士禄叫做婶娘的女乞丐带着彭士禄一起乞讨、一起割草,对彭士禄十分照顾,而彭士禄的身体也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对于年幼的彭士禄并不放心,在彭士禄11岁那一年,他又被国民党反动派给关押到了潮安监狱里。

    好在,彭士禄的祖母周凤打听到彭士禄被关押在潮安监狱的消息后,找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陈卓凡,请他帮自己将彭士禄从监狱里面营救了出来。

    祖孙二人相认后抱在一起痛哭了很久,之后周凤将彭士禄送到了澳门,寄养在地下党成员柯麟的家里生活,而彭士禄的七婶杨华此时正在柯麟家里当“佣人”,当然这只是杨华的公开身份,她其实是一名地下党成员。

    在澳门躲了一段时间避过风头,周凤将彭士禄接到了香港居住,彭士禄也在香港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在圣约瑟英文学院读了两年书。

    1939年的夏天,彭士禄的祖母要回海丰办事,就将彭士禄送到了彭湃生前好友彭泽民的家里居住。

    彭泽民曾经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海外部长,和我党关系密切,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彭泽民和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等人联名发表了《讨蒋通电》,还曾前往南昌参加过八一起义,后来回到香港行医。

    有一天,彭泽民家里来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亲共人士,上海1688美工包月在闲聊中提到了“惠州平山附近有游击队出没”的消息。

    彭士禄听到这一则消息后十分的兴奋,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他早就想去参加革命了,但是祖母因为他年纪太小的缘故,一直不肯让他离开香港参加革命。

    而现在彭泽民家里因为有客人的缘故,所以没顾得上照看他,这就让彭士禄找到了“可乘之机”,他偷偷地离开了彭泽民家,然后找到自己的堂弟彭科,拉着他一同跑到了惠州平山“参加”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的游击队员们对这两名最大才只有14岁的孩子的“参军要求”很是无奈,在了解了他们两人的家庭背景后,决定先将他们二人留在平山。

    彭泽民发现彭士禄“失踪”了后很是惊慌,迅速将这一事件告诉了香港地下党,香港地下党的同志们正为不知所踪的彭士禄和彭科而担忧的时候,东江纵队的同志找上了门,提及了两个孩子跑到平山要求参加革命的事情。

    地下党组织赶紧派人跟着东江纵队的同志回到了平山,然后好说歹说的总算将彭士禄和彭科带回了香港,因为担心彭士禄再次突发奇想跑到大陆参加革命去,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的连贯决定亲自照看彭士禄。

    去苏联

    1940年年末,党中央决定将彭士禄等烈士子女接到延安生活,在重庆工作的周恩来当即派遣自己的副官龙飞虎前往香港,将彭士禄等烈士子女接到了重庆,然后再转去延安。

    彭士禄到达重庆后,得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亲切接见。

    周恩来见到彭士禄这个故人之子后,把手放在了彭士禄的肩头,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总算找到你了,孩子!”

    之后,周恩来跟彭士禄讲起了当年自己和彭湃夫妇一起工作、生活、战斗的往事,并感慨道:“当年你爸爸把地契烧掉变成了一名无产者,一心一意的闹革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这一次你到了延安,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听党的话,给你爸爸争光!”

    和周恩来见完面后,彭士禄被送到了延安,然后被安排到了延安中学学习。因为彭士禄只读过两年书的缘故,中学里的很多课程他都听不懂,但倔强的彭士禄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恶补文化知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被任命为延安中学2班第4组组长。

    1945年8月1日,作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化工系模范学生的彭士禄正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士禄开始在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化工班学习炼焦技术,一边学习一边从事着化工炸药方面的生产工作。

    在延安工作的这段日子给彭士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性格,在他看来,这是自己一生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1951年夏天,彭士禄获得了前往北京参加留学考试的机会,在这次考试中,彭士禄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考试,和其他300多名学生作为中国首批留学生一起前往苏联学习,之后他在喀山化工学院和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工系进行了长达5年的学习。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彭士禄在苏联学习的这段时间,世界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核武器及核技术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般的发展,美国、苏联先后爆炸了氢弹,美国研发并服役了世界上第1艘核潜艇“鹦鹉螺号”,苏联也不甘示弱的建造了世界上第1座核电站。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核能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十分了解和重视,因此决定选调一批中国留学生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其中就包括彭士禄。

    就这样,彭士禄与其他39名优秀学生一起前往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他们后来全部成为了新中国核能领域的优秀科学家。

    1958年4月,彭士禄正式从苏联回国并被分到了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两个月后,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绝密的报告,这份报告的标题叫做《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

    在20世纪50年代,核潜艇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水下武器装备,也是有核国家“三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谁拥有了核潜艇,尤其是能发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谁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具备战略核反击能力的大国。

    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也只有6个国家有核潜艇(五大常任理事国、印度),而真正具备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只有中、美、俄、英、法。

    我国最初研制核潜艇时,把希望寄托在了苏联的身上,结果在1957年10月的谈判中,苏联一口回绝了我国提出的“希望苏联方面提供研制核潜艇的资料”的请求。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周总理和聂荣臻曾向赫鲁晓夫提出过“希望苏联方面援助核潜艇技术”的请求,结果赫鲁晓夫当即表示了拒绝,甚至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搞不了,花钱太多,你们不要搞。”

    当毛主席听到赫鲁晓夫这一番傲慢的表态后当即表示:“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

    为了突破潜艇核动力装置方面的技术,二机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由钱三强、彭桓武、彭士禄等科学家组成的专门研究机构进行攻关。

    1962年,彭士禄奉命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装备的前期开发工作,这方面我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从零开始”,参考资料就是两张报纸上的核潜艇照片和一个美国生产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

    即便条件如此困难,彭士禄等科学家也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吃着馒头,打着算盘没日没夜地计算着数据,困难时期连窝窝头都吃不上的时候,科学家们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儿就着吃。

    1965年,我国正式上马了核潜艇研制工程,彭士禄被任命为核潜艇动力研究室副主任兼副总工程师(没有总工程师),在深山老林里开辟并建设了核动力实验基地和陆上模式堆。

    1970年8月30日18点30分,现场指挥长何谦在实验大厅高台之上骄傲地宣布:“反应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我国第1个潜艇用核动力反应堆正式出世。

    1970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主席77岁的生日这一天,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新中国也正式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4年8月1日,“长征一号”核潜艇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1983年2月,党中央正式决定启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项目,已经年近耳顺之年的彭士禄被任命为筹建总指挥,前往广东进行工作,并再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5年,被誉为“世界核潜艇之父”的“鹦鹉螺”号总设计师海曼·乔治·里科弗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在访问中国期间,我国很多著名核动力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与里科弗进行了会面。

    当里科弗准备回美国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就像两颗彗星不能相遇,你们的‘真神’没出来。”

    里科弗所说的“真神”正是在广东主持核电站工作的彭士禄。

    彭士禄不仅在中国出名,在国际上也是知名人物,被外国媒体赞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彭士禄自己却不接受这个说法,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造出核潜艇,离不开成千上万个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奋斗,核潜艇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建造完成的,自己充其量只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2021年3月22日中午,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可以说,彭士禄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核动力事业,连他自己都说“核动力事业是自己的第一夫人,烟酒茶是自己的第二夫人,马淑英是第三夫人。”

    夫人马淑英对彭士禄的这个排法“十分不满”,直言自己与你相处这么多年,在“三个夫人”中最起码应该排第二,彭士禄最终选择了“妥协”。

    由此可知,彭士禄对于我国的核动力事业倾注了多少心血,老先生的离世,是我国核动力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大损失,他老人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铭记。